首页 > 科技 > 科技 > 正文

苏二龙:以高校思政课为抓手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2023-08-10 11:25:15来源:大河网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特别是要从青少年教育抓起”。随后,教育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四部门联合印发的《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部署了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主要任务,为高校做好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抓手。

一、以“理论彻底”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思想基础

马克思认为,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的重大创新,是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所形成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讲授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核心课程,自然也是阐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及其中国化时代化重要成果的主阵地。


(资料图)

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审视人类社会的民族现象。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民族现象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被称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世界观对民族现象的集中反映,属于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范畴,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制定民族纲领和民族政策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基本观点,是反对民族压迫、坚持民族平等,反对民族歧视、尊重民族差异,反对民族分裂、倡导民族团结,把民族问题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总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解决,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民族融合。马克思主义将人类社会中的民族现象视为一个历史范畴,但有着鲜明的阶级立场,并认为其自身有形成、发展、消亡的客观规律。这为中国共产党认识和正确处理民族问题提供了根本理论遵循。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高度重视中国自身的民族现象和民族问题,不仅将其纳入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部分,还积极探索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实际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具体国情相结合的正确道路。一百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最终确立了尊重历史且与时俱进、符合人民根本利益并契合国家复兴、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根本遵循又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观,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理论根源。

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审视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一体的大家庭,其几千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在漫长岁月中,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实践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相互离不开的总的民族关系的矛盾对立统一,即多元一体。“多元一体”一直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显著特征,“一体”是各民族情感相依、利益相关、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多元”是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的各个兄弟民族。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中华民族多元与一体的辩证关系,强调“我们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

二、以“时代之维”演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根基

历史上各民族“自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共同生活于亚洲大陆东端这块相对闭合的空间地理环境中,一方面使各民族依托不同的自然环境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生计方式和民族文化,一方面则推动了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共生和互补。基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与融合,“大一统”思想逐步成为历朝历代的政治哲学并深入人心,为各民族追求团结统一提供了内生动力,同时伴随各族人民不断地流动、混杂、分合,最终塑造了各民族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的多元一体格局,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过程,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自在的民族实体。

近代各民族“自觉”反抗帝国主义侵略。1840年以后的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激发了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唤醒了各民族长期以来在交往交流交融中所形成的共同体意识,尤其是“九一八事变”后的亡国灭种危机使中华民族全面觉醒,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抵御帝国主义侵略,并在全民族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侵华战争中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各民族共同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局面激发了各族人民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使“中华民族”的观念深入人心并深刻认识到各族人民是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一体”,自觉意识不断发酵并得到升华,推动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促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

新时代各民族“自为”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各族人民在党的团结带领下,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并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增强,在民族自觉的基础上向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自为奋斗。“自为”是建立于各民族自觉基础上的一种自主性行为和内生性意志,像石榴籽一样由内而外地紧紧抱在一起,以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为各族人民共同的认知理念,进而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伟大复兴中国梦是新时代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内生需求,其实现过程并非一蹴而就,不仅需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还需要党领导下的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三、以“价值旨归”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意蕴目标

以理论教育厚植大学生的思想认识。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创新理论的关键课程,为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中华民族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掌握审视我国多民族现象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发展的基本方法奠定了重要基础。思政课教材中有着丰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相关内容,需要给予深入挖掘和梳理,从理论、历史和现实等多个维度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尤其需要结合不同课程分重点讲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历史脉络、哲学意蕴、理论内涵、重大现实意义。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讲过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也是思政课教学的优秀案例,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育人元素和理念,是补充思政课教材体系的重要内容。

以情感润泽增进大学生的心理认同。感动心灵的情感教育是讲道理的润滑剂和对思政课以理服人的重要支撑。在坚持“理论彻底就能说服人”的基础上,长远的和根本的还需要通过情感润泽来夯实大学生中华民族体意识教育的心理认同,关键在于以文化为引领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其中,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夯实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内核和贯通理论、历史和现实的重要纽带。在教学过程中,思政课教师以情动人、以情化人,将其对国家的深沉挚爱之情、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之情融入到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情境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方法,以多样且鲜活的民族团结进步来故事来沟通情感、润泽心灵。

以实践锤炼强化大学生的行动认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源自全国各族人民长期以来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也会反作用于各族人民的行动体验。因此,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回归实践,不能停留在认知、情感、思想等观念层面,要通过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案例和切身体验来强化大学生的思想认知和行为自觉。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与社会协同育人的重要特色,尤其是民族团结进社区、民族团结模范人物学习、红色教育基地参观等具体实践,可以让大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色彩和各民族团结奋进现代化强国的现实底蕴。

【作者:苏二龙 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由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教改革项目“基于思政课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学研究”资助】

关键词: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