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1月20日世界首例人造心脏移植手术获得成功
历史上的今天即1995年11月20日,牛津大学团队为一名64岁男子成功完成了人造心脏移植手术。这名男子是一名退休的电影制片人,由于年龄问题,这位患有心脏衰竭的患者已经无法接受器官移植手术。此前,主治医师已经宣布他最多存活6个月。
心脏移植曾经且一直是医学外科手术皇冠上的宝石。自1967年12月3日,巴纳德教授在南非完成世界首例心脏移植手术后,世界为之震惊。之后,无数的外科医生尝试了无以计数的心脏移植手术,这其中自然也存在大量的失败和伴随的争议。即便这样,心脏移植手术仍然是一些患有不可逆心脏病患者的唯一解决方案。但适合的心脏移植的供体非常有限。
自1977年,美国外科医生贾维克首次发明机械心脏后,人类对于心脏移植的替代品的探索从未停止。
人造心脏从造型大、重量大、体内外分离、依靠外部供能和控制逐渐小型化、轻量化。此次安装在患者体内的心脏即为贾维克提供,但并不是一个完成的心脏,只是植入左心室中的一个替代收缩泵,它担负着向主动脉射血的功能。因为仍然要依靠体外电池带动气泵来驱动,所以存在着进出身体导线引起感染的风险。医疗团队为此设计了针对性的手术方案。由于采用特殊麻醉技术,整个手术过程中患者保持着清醒,且在第二天即坐起。手术获得了成功
2017年,瑞士苏黎世大学的研发人员已经可以应用3D打印技术制造出仅重390克的具有泵血供能的柔性材质的心脏;2019年,以色列科学家更是利用人体生物组织3D打印出拥有完成细胞结构的仿生心脏。人类在人工心脏方面的研发从未止步。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
延缓写入失败怎么回事?Win7提示Windows延缓写入失败怎么解决?
最近有Win7用户反映,将电脑强制关机再开机之后,电脑右下角就会出现提示Windows延缓写入失败,并且有些...
2020-12-30